近年来,由于健康饮酒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中国进口葡萄酒处于爆发式增长状态。仅2010年和2011年,葡萄酒进口金额增幅分别高达76.5%和80.9%。作为进口葡萄酒的进口重点区域,深圳进口葡萄酒发展状况如何?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怎样扬长避短取得更大发展?
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门采访了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酒类专卖管理办公室主任姚翀鸿、深圳市酒类行业协会会长谢宝及深圳市葡萄酒行业协会理事长丛日光。
深圳进口葡萄酒起步早发展快
“纵观国内葡萄酒的发展,进口葡萄酒可以说始于深圳。具体来说,进口葡萄酒发展大致可分三个阶段。”深圳市葡萄酒行业协会理事长丛日光向记者娓娓道来。第一阶段为改革开发前,当时国内的葡萄酒是鲜有人问津的,即1980年前进口葡萄酒销量几乎可忽略不计。随后进入缓慢发展阶段。1980起,进口葡萄酒自深圳起缓慢发展,到1996年达15万吨销量、约2000万瓶。从1997年起至今,进口葡萄酒迎来飞速发展,销量从1996年的15万吨、约2000万瓶发展至2012年的150万吨、约20亿瓶,增长了十倍。这一时期的葡萄酒自深圳开始后,由南到北,从东至西走向全国市场。目前,经深圳进口的葡萄酒约占全国总量的近十分之一,深圳直接消费的葡萄酒中,进口酒占据了半数以上市场份额。
据深圳市酒类行业协会会长谢宝介绍,深圳进口葡萄酒进口量最大的是以美国和智利等国为代表的葡萄酒新世界产区,因为这类酒口味适合国内大众、产品供应有保障。此外,它们在价格上也容易被接受,特别是100元以下产品由于享受关税优惠,对消费者来说更具性价比优势。
为了规范行业发展,深圳在1996年成立酒类专卖管理办公室,自此深圳进口葡萄酒在政府的引导下迅速发展。记者从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酒类专卖管理办公室主任姚翀鸿了解到,2012年,深圳市参与经营进口红酒的企业超过800家,酒庄、专卖店1000余家,商家以品鉴会、团购等销售方式进入国内市场。目前,深圳市面上的进口红酒品牌数以万种计,价位从数十元的普通佐餐红酒到标价数万元的拉菲,可谓应有尽有。
地缘与人才物流优势成制胜关键
深圳进口葡萄酒取得飞速发展,除受益于整体经济大势,与其自身的独特优势紧密相关。据姚翀鸿分析,首当其冲的原因是深圳的区域优势。深圳是珠三角经济的核心城市之一,尤其毗邻港澳,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使深圳成为进口葡萄酒的主要集散地,商品辐射全国市场能力极强。像银宽、盛唐、鹰君等一批深圳企业就因此而发展壮大。其次,深圳葡萄酒自身市场消费潜能巨大,而且还处在成长阶段。再有,深圳消费者受教育水平较高,具备培养葡萄酒文化的良好人文环境。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深圳的人才物流等同样具备优势,很多进口葡萄酒商家就是实力雄厚的物流企业投资的。丛日光向记者介绍,“在进口葡萄酒渠道中,深圳保税仓销售模式发展很快,比如深圳的腾邦、航远、世尊等企业利用保税区优势,结合它们自身专业特点打造的交易平台效果显著。”这也是深圳进口葡萄酒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加强品牌建设才能走得更远
深圳的进口葡萄酒事业已经走在全国前列,但是面临的竞争也愈加激烈。要想保持领先优势,仍有大量工作要做。谢宝认为,从战略层面上讲,深圳进口葡萄酒商家要从过去的单一竞争上升到综合实力的竞争。同时,有竞争也要有协作,香港取消葡萄税对行业发展是极大的利好,深圳的地缘优势使桥梁作用更加突出,这也要求深圳企业更加团结,以开放的心态走出去参与各方交流与合作,共同把产业做大做强。
此外,谢宝还呼吁业内企业无论是在品牌运营还是产品营销方面,都要多纳入葡萄酒文化的推广,而不能仅仅停留在售卖层面。他说,葡萄酒过去由潮流的引进而成功,但相应葡萄酒消费的文化和礼仪却没有很好地发展起来,这既是空白也是机遇。
目前,进口葡萄酒品牌众多、知名度不高、市场标准也有欠缺,出现问题的机率也大。丛日光表示,其中“保真”成为进口葡萄酒面临的最突出问题。葡萄酒造假现象不断发生影响产业健康发展。随着中国进口葡萄酒市场的高速发展,进口葡萄酒的造假现象不断发生,如标签造假、品牌造假等,这不仅破坏了整个产业链,同时也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良好品牌形象是产品行销天下的关键,这就催生渠道商加紧品牌建设,深圳首彩葡萄酒运营品牌的模式值得称道。
对于深圳进口葡萄酒的未来发展,姚翀鸿表示充满信心。“中国宏观经济是向好的,国内传统的酒类消费需求依然存在,整体行业是向上发展的。葡萄酒企业不能再过分依靠单一的销售模式,多渠道及名牌产品规划都应提到战略层面。国内葡萄酒市场还处于持续稳定增长期,预计深圳的发展更会优于全国,对此,企业应抱有更强的信心。”
|